昨天我說了上海話里的舶來語,其實并非什么新鮮內容。網絡上也有很多類似的資料,我只不過整理起來,重新解讀了一些。非常有意思的是,有幾個朋友在我評論區(qū)留言的觀點不太友好,最滑稽的是寫了一條和內容完全無關的話,他是這么說的。
我就告訴他了,我是浦東高橋的本地人,也就是現在上海自貿區(qū)的地方。在幾十年之前,那里也曾經是大批的農田,是鄉(xiāng)下,我們跑到市區(qū)要說去上海?,F在是造好了六號線,四周都是商品房大不一樣了,我自己也很早搬到了市區(qū)。但是我的戶口簿籍貫上面寫得清清楚楚寫著“上海市川沙縣”。其實我本來可以一笑了之不予理睬,但是他說到我的父輩逃難來的,這就不可以說笑了。
我的父親是退役軍人,不僅參加過解放戰(zhàn)爭,也參加了抗美援朝戰(zhàn)爭,是真正經歷過幾次戰(zhàn)役后凱旋而歸的上海老軍人。我父親的腿就是在朝鮮的零下幾十度的冰地上凍壞的,回來之后就一直拄著拐杖,一直到十年前風癱死在了病床上,最后也是落葬在浦東高橋我們本地人的墓地里。雖然我的父親重男輕女,脾氣不太好,但他仍然是我最大的驕傲。他在戰(zhàn)場里都沒有畏縮過,更何況是逃難?
但是我想,這個小朋友年輕還小,因為這幾年網絡上的戾氣太大,人們往往只看到自己想看的東西,只說自己想說的話。他的這句話,看似好像為了貶低那些祖籍江蘇、浙江的上海人,實際上卻在連著其他兩地一同歧視了。有意思的是,他沒有告訴我自己是哪里人,但IP地址卻寫著上海。
就和我們現在經歷的事情一樣,時代的浪潮是無情的。對于老一批祖籍江浙兩省的上海人來說,他們花了一輩子甚至幾代人的努力一同來建造上海,上海的成就有他們的輝煌,所以他們自認是上海人,是老上海人,我覺得完全沒有問題。
而對新時代來說,來到上海的年輕人,即便祖籍來自五湖四海,但是只要精神上認同上海的文化,一起努力創(chuàng)造上海的價值,就算沒有房產,我也認為這樣的人是新上海人,他的堅持和努力會讓他和他的子孫也可以成為老上海人。在當今這個寒門難出貴子的時代里,還可以在上海立足的年輕人,真的更加不容易,我非常佩服。
其實這幾年來,特別是經歷過上半年,上海人的心里更加看開了。走得匆忙的人,我覺得可以理解;還想留下的人,我感動于他們的鍥而不舍。但是,我還是希望年輕人來上海不要只看到賺錢,而是放寬一點心態(tài),多認識一下上海的歷史、文化、還有各種魔都的奇妙,或好或壞,留下一些關于這個城市真正的經歷,這也是我創(chuàng)建自媒體聊聊上海的原因。不要一開始,就把自己放在了外鄉(xiāng)人的立場上,你要知道,比起戶籍、比起房子,這個城市可以成長,最重要的是有人把這里當成了家。
我有不少外地的朋友,也有很多從上?;乩霞业呐笥?,他們也很喜歡我寫的上海,那會讓他們學到一些對于上海本地人來說很普遍的常識,也可以更加了解上海這個城市。我最喜歡的一句話“人最可貴之處在于看透生活的本質后,依然熱愛生活”,可能我就是這個“看透”上海的本質之后,依舊熱愛上海的老阿姨吧。